“我有万古宅,嵩阳玉女峰。长留一片月,挂在东溪松。岁晚或相访,青天骑白龙。”
——李白《送杨山人归嵩山》
李白的这首古诗中提到的“嵩阳玉女峰”,位于河南境内的五岳之一——嵩山,独特的地理环境照旧了繁盛的植物景观,因此才有后面“尔去掇仙草,菖蒲花紫茸”这一句,让后人得以在诗中窥见嵩山中药材的历史面貌。
位于伏牛山腹地的嵩州,作为嵩山的起始点,境内富集1300余种中药材,自古就有“天然药库”之美誉。
嵩山地区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嵩州的古代中药文化源远流长,传说黄帝生于嵩山之具茨,创立医学,后人托黄帝与岐伯讨论病理,而作中医最重要典籍《黄帝内经》。夏商时期,生长在嵩州的伊尹,采药熬汤,治疗民疾,成为“华夏汤药鼻祖”。
春秋时,神医扁鹊曾长期在嵩山地区行医。而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,也生活行医于嵩山地区,写出了传世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被后人尊为医圣。
可以说嵩州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相当深厚,当下,嵩州依托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,“中原药谷”的面貌逐渐显现出来,集聚天时地利,独具优势,大有可为。
王莹老师就成长嵩州的药材香气中,从小跟随做合香的长辈种植各种纯天然的香药材,耳濡目染,对香材的辨别、炮制非常熟悉,潜移默化地对古法合香产生了莫大兴趣。
大学毕业后,王莹老师返回家乡跟随长辈学习植物合香技艺,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,对植物合香技艺有了深入了解。从身边的“天然药库”挑选合适的香材,因地制宜,像是丹参、柴胡等,都是常用的种类,王老师遵从君臣佐辅的基础配伍原则,合香时结合阴阳五行、五色、五脏等文化,将相生相克的五行精髓融于香方配比,以制香人的匠心成就了一款又一款的合香。
多年来,嵩州在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,打出了“中原药谷”的名头,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个地处中原的中国道地药材基地。
王莹老师就扎根在“中原药谷”,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,将当地所产的香药材用于制香,致力于香学古方的传承与改良,赋予了中原药谷的进一步发展之路一缕馨香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资讯头条 » 植物合香技艺传承人 王莹老师与“中原药谷”的一次巧妙碰撞